2000s的創作女聲名單真的太多,以致於必須分成上下兩篇來介紹。這篇文章是延續前一篇2000s創作女聲專題文章(連結)的下半部,名單一樣很多。上半部較接近2000~2005出道或走紅的創作女聲,下半部因時間離現在較近,加上音樂市場轉變,加上社群平台FACEBOOK及YouTube正式取代myspace,成為音樂人必須經營的新平台,也對音樂界造成了衝擊,改變了未來(也是現在)推廣音樂的方式。想像一下,如果Gaga當時沒有善用Facebook的力量,建立龐大粉絲團,讓大家見識到社群(FB)已經是不可忽視的社群力量,大家又怎麼會相信這個社群平台確實已經影響了整個音樂界,甚至是大家的生活娛樂。
社群平台myspace,Facebook,YouTube成長飛快,讓傳統媒體很快就發現威脅。在那個過渡期,新聲們一樣要走傳統媒體(電台/電視),走出室外四處尋找演出機會來宣傳音樂(和Covid-19發生前的宣傳方式一樣)。但同時也要上傳音樂到myspace或YouTube及Facebook等,確保能透過網路,同步和各地的歌迷保持互動。社群平台讓全球歌迷有機會認識新聲音,即使不能前往世界各地表演,還是有很多方式跟歌迷互動。每位音樂人在自己的粉絲團或社群平台扮演著社群領袖,超越國界的和全球歌迷即時互動,這是一件以前想像不到的事。一切的一切,還是要感謝科技的發達,為音樂界帶來全新的改變。但也造就了一些素人在平台走紅,成功進軍音樂界的機會。
2000s還有一項重大的改變,就是實體音樂(類比格式及通路)逐漸受到數位格式(例如MP3)的影響。2000之後也是網路音樂的崛起,挑戰著當時還算主流的CD格式實體唱片。MP3及M4A或AAC等不同數位格式出來了,要感謝iPod讓數位音樂普及速度加快。但隨之而來的是盜版音樂也開始影響實體唱片的銷售。所以當時的音樂人一邊享受網路工具為音樂推廣帶來的便利,一方面要面對唱片銷售量被盜版打的落花流水,甚至影響收入,只能靠表演來貼補(真的很慘)。畢竟當時串流還沒有起來,社群平台一方面要擴大使用者人數(不太敢限制太多),一方面也要開始跟唱片公司談版權,以求雙方共存共享利益,那是一段很動盪的時期。不過,歌迷受影響可能是最少的。因為我們是接收方,付出的只有錢吧。而且有的人可能連一毛錢都不想付,零成本享受免費音樂。數位音樂合法化以及獲利模式的建立,正在挑戰著音樂工業。所以當時的音樂新聲音面對的挑戰,和現在的音樂人截然不同。所以,如果你在接下來的名單裡看到還活躍在2021年的創作女聲,要為她們拍手鼓勵。畢竟她們經歷過這段過渡期。但愈接近2010時期,衝擊就小了許多。因為數位音樂已找到生存及獲利模式。總之,接下來繼續為大家介紹上一篇未能介紹的2000s的創作女聲名單。
《Lily Allen》
Lily Allen這位出道不知不覺也將近15年的英國女聲。2006年,初試啼聲的首支單曲Smile登上了英國金榜冠軍。那一刻,英國樂壇誕生了一位叛逆勇敢又直言的創作女聲Lily Allen。在那個很多音樂人還在用myspace放置作品播放分享,並且在平台上和歌迷互動的時代,Lily Allen就靠著這樣的力量,獲得了歌迷支持,讓曾經不看好她的唱片公司大吃一驚,讓唱衰她只是一位出身演藝世家壞女孩的酸民們改觀。Lily Allen出道時就不諱言自己曾經因吸煙喝酒,一天到晚被退學,還曾經賣過搖頭丸,全部不隱瞞的告訴大家。然後可能還順便罵一下她看不慣的惡習或歌手(愈罵愈有新聞)。但她本來就會寫歌作曲,歌詞犀利程度還會讓你嚇出一身冷汗。即使為了想出唱片無所不用其極,曲折不斷。終究才華未被埋没,靠著自己的作品在網路建立了巨大的聲浪,獲得了音樂界的注意。2006年的首支單曲Smile之後,她也成為出自myspace的歌手代表之一。
Lily Allen是後來才開始喜歡的英國女聲。誰叫她出道那幾年,新聞太多,幾乎讓人不知該看她的八卦新聞,還是該認真聽她的作品。當幾年後開始喜歡她,再回頭聽2006年的首張專輯Alright, Still時,真的讓人很喜愛。這張由Mark Ronson和Greg Kurstin製作的首張專輯,結合了Hip-Hop及Raggae的流行歌曲,加上Lily Allen的強烈歌詞,直白又坦率的征服了流行樂迷。不知該說Lily Allen很幸運還是非常有眼光,這兩位製作人Mark Ronson和Greg Kurstin當時還沒拿 Grammy獎,也還沒成為天后御用製作人,Lily Allen就和他們合作,直到現在還是有合作。但兩位製作人身價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也可能製作了Lily Allen的首張專輯,讓他們的作品名單再度多了一個代表作(至少當時是)。當然Lily Allen和Greg Kurstin合作的歌曲The Fear,還曾拿到2009年的英國詞曲創作界榮譽獎項:Ivor Novello Awards。
Lily Allen隨著年紀漸長,結婚生子離婚再婚,作品也愈發成熟。當然音樂也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壞嘴程度不若以前。但一路聽著她這幾年的音樂下來,音樂成熟很多。她也藉由音樂來審視人生的每個經歷,寫進專輯裡。不管是好的或壞的,她用音樂來紀錄及抒發自己的心情。Lily Allen出道也算多年,不變的是她辨識度高的聲音,以及俏皮多變的編曲,輕易就能辨認出她的歌曲。不僅悲傷的主題不會讓你聽了太憂鬱,輕快的歌曲也會讓你想跟著跳起來,更別說,她的合作歌曲也很好聽呢。總之,Lily Allen出道至今的每張專輯,個人都滿喜歡的。每張專輯的代表歌曲幾乎都琅琅上口,記憶點很高。她的音樂事業竟然能細水長流,在英國還是保有一定的支持,每張專輯成績都很好,真的很厲害。Lily Allen的名字在家鄉英國還是很閃亮的,她的毒舌收斂很多。但個人很欣賞她的個性,即使現在已經不毒舌,卻仍然很直率坦言。
Lily Allen曾經來台開唱過。雖然已經是好幾年的事了,但至少當晚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演唱會專題文章)。另外,以防大家還不知道,Lily Allen 2006年的首張專輯裡,曾經寫過一首弟弟的歌曲Alfie。當時弟弟Alfie Allen還沒成名,幾年後,弟弟拍了 HBO熱門影集Game of Thrones(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席恩Theon一角而走紅。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還比較熟悉Alfie Allen也說不定(喜歡弟弟沒關係,姐姐的音樂也要捧場一下喔)。
推薦專輯:2006《Alright, Still》、2009《It’s Not Me, It’s You》、2014《Sheezus》、2018《No Shame》
其它推薦歌曲:LDN (2006)、Oh My God (2007)、The Fear (2008)、F**K You (2009)、Just Be Good to Green (2010)、Somewhere Only We Know (2013)、Hard out Here (2013)、Out Time (2014)、Trigger Bang (2017)、Come On Then (2018)
《Sara Bareilles》
Sara Bareilles 這位來自美國加州的鋼琴才女,2007以一首不是情歌的情歌(Love Song)一曲成名。這首Love Song播放率之高,幾乎成為流行排行榜國歌了。而這位抖肩彈鋼琴唱著歌的氣質美女,就靠這首歌走紅,還曾入圍Grammy音樂獎(可惜沒得獎)。當時的專輯Little Voice也大賣,可以說一首歌就讓她成功了。但人家本來就一位才女,走紅之前就在2004年獨立製作發行首張專輯Careful Confessions。可惜就是時機未到,沒有走紅。直到簽到主流唱片公司之後,整個事業運大爆發。Love Song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電台必播神曲。不管你當天過的如何,只要聽到這首歌,整個心情都好起來了。而且整天聽都不會膩,不只洗腦還能洗掉你的壞心情。而且即使過了10年,這首歌仍然耐聽。
Sara Bareilles走紅之後,10年來,每張專輯成績都至少在美國打進Top 10,真的非常厲害。而且這位才女不僅僅在音樂事業發展,在影視及表演也有很好的成績。除了本身的錄音室專輯,她在2015年開始為百老匯Waitress創作歌曲。因為這部音樂劇主要角色是女性,從製作人Diane Paulus到女主角Jessie Mueller,再找來寫歌演唱的Sara Bareilles等都是女性。所以當時也受到不少討論,Sara Bareilles劇中創作的歌曲後來也放入了2015年的第五張專輯What’s Inside: Songs from Waitress。而這部音樂劇也從2015年一路演到2020年,Sara Bareilles還因此入圍好幾次東尼獎。另外,Sara Bareilles也有參與一些電視演出(主要是演她自己,可能是客串之類的),去年也將2007年專輯《Little Voice》改編成電視影集,並創作全新的歌曲,只是不知道影集有沒有播出(不確定有無因為Covid-19暫停)。但這些可能對大家會比較陌生(因為都不是大家常見的影集或節目)。
Sara Bareilles從幕後音樂人走到幕前演戲,2021年,她終於要演出主角的角色了。那就是喜劇影集《Girls5eva》,她將飾演一位過氣的90年代女歌手(這要說服誰啦?說服的了我們嗎)。不過總算要演主角了,個人樂/戲劇事業再度擴大。Sara Bareilles會寫會彈會唱會演,成績均不俗,人還長的美麗有氣質,讓人懷疑怎麼會有這麼完美的人(天啊!)。總之,Sara Bareilles至少不是只靠一曲走紅的歌手( one-hit wonder),這點從她的事業愈來愈大已經得到證明,形象健康正面,真的找不到缺點了。
推薦專輯:2007《Little Voice》、2010《Kaleidoscope Heart》
其它推薦歌曲:King of Anything (2010)、Gravity (2009)、I Choose You (2014)、She Used to Be Mine (2015)、Little Voice (2020)、No Such Thing (Dave Audé Remix)( 2020)
《Bat For Lashes》
Bat For Lashes這位英國獨立音樂創作女聲,也是當時很喜愛的女聲。Bat For Lashes不屬於流行音樂界,她的音樂不只獨特,還帶有異國神祕色彩。可怕的是,聽了之後好像吃了磨菇一樣被迷住了。這位厲害的創作女聲,從2006年的首張好評專輯Fur and Gold 開始,入圍了好幾次英國水星音樂獎(雖然未曾得獎),還拿了2次英國詞曲創作界最高榮譽Ivor Novello獎(最近一次是2019年)。Bat For Lashes的代表歌曲就是這首迷幻到不行,詭譎怪異的What’s a Girl to Do?。這支MV當時也引起熱烈討論,讓大家注意到這位神祕女聲Bat For Lashes(本名Natasha Khan)。
Bat For Lashes的音樂非常多元化,不僅僅呈現在音樂上,連她使用的樂器及編曲都非常多樣。每首歌曲比較像是在呈現歌曲意境,你會很容易用音樂來串連你的視覺,進入想像的空間。Bat For Lashes出道到現在即使過了十多年,再聽到她這些年的作品,嚴重懷疑她為什麼可以保持這樣專注的創作力,探索每個可以表現的主題,實驗每種音樂呈現的可能性。Bat For Lashes的作品太過獨特,絕對不會拿來和排行榜的專輯相比(不過她的專輯在英國金榜都在Top 15的佳績)。
Bat For Lashes的音樂,適合喜歡神祕難以捉摸的異國風音樂風,或是喜歡冥想式的聽歌方式的歌迷們來聽。它不是那種沉悶到讓你睡著的音樂,當你聽完睜開眼睛,你會發現這世界變得不一樣。它會幫助你沉澱心情,創造新的感覺去感受這個世界。如果覺得太深奧了,那就當成神祕的音樂探索之旅吧(請注意:是神祕,不是宗教冥想樂)。
推薦專輯:2006《Fur and Gold》、2009《Two Suns》、2012 《The Haunted Man》、2016《 The Bride》
其它推薦歌曲:Daniel (2009)、Pearl’s Dream (2009)、All Your God (2012)、A Wall (2012)、Joe’s Dream (2016)、In God’s House (2016)
《Kate Nash》
Kate Nash是2000s後期的英國創作女聲,2007年以酸檸檬單曲Foundations拿到英國亞軍,首張專輯Made of Bricks空降英國金榜冠軍,2008年以新人之姿拿到當年的全英音樂獎-最佳女歌手。她和Adele算是英國著名藝術學校The Brit School 同期的同學,只是她走紅的比Adele大概早一點點。當時Kate Nash可愛俏皮的倫敦唱腔,真的迷死很多人。每次聽她在電台以流利快速的倫敦口音接受訪談,都覺得這個口音真的好好聽(跟Lily Allen的腔調一樣口愛),她的唱腔咬字也跟講話一樣好聽。Kate Nash的自創曲Foundations是她的成名曲,也是至今成績最好的單曲。
Kate Nash也是從街頭及酒吧走唱,再到Myspace平台受到矚目,之後成名的創作女聲。她的首張專輯不只是成績最佳的專輯,也是唯一最流行的一張。不是因為她沒有實力,而是她太喜歡實驗,喜歡叛逆的獨立音樂。骨子裡很有自己的個性,不在乎流行榜單(剛出道可能是正在適應流行樂壇)。Kate Nash主修是戲劇,即使以歌手出道還拿獎,後來還是走向了戲劇之路。因為她自2012年之後開始接觸演戲,最為知名的應該是2017年Netflix熱門影集GLOW(華麗女子摔角聯盟)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她的角色有點怪怪,但你應該會記得她)。然後就一路演了好幾季,演到該影集結束(2019)。對年輕樂迷來說,可能對她的戲劇作品比較有印象。不過她的首張專輯還是經典,也可以懷念她當時和影集內的復古造型的大反差(笑)。
推薦專輯:2007《Made of Bricks》、2010《My Best Friend Is You 》
其它推薦歌曲:Mouthwash (2007)、Pumpkin Soup (2007)、Merry Happy (2008)、Kiss That Grrrl (2010)、Do-Wah-Doo (2010)
《A Fine Frenzy》
A Fine Frenzy,本名Alison Sudol又是另一位轉戰戲劇圈的創作女聲,電影作品可能比她的歌曲還有名。因為她就是好萊塢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女主角的妹妹,出場不多,但你一定會有印象(她的臉型很好認)。A Fine Frenzy是Alison Sudol的歌手藝名,隨著她踏入戲劇圈,片約一部又一部,音樂事業目前暫停中,很多人早就忘記她出道時是一位鋼琴才女。A Fine Frenzy出道時,以療傷系的鋼琴女聲成名,這首Almost Love就是她的代表作,也是至今成績最好的單曲。該張專輯也是首張專輯One Cell in the Sea的其它歌曲也不錯聽,到現在還對該張專輯的歌曲有印象。
A Fine Frenzy當時的歌曲也滿受歡迎的,也出現在一些影視作品裡。A Fine Frenzy外在形象就是年輕可愛的氣質美女路線,內在的音樂卻很陰鬱,和她的本人形象大反差。當時聽到她的歌曲以為是很憂鬱的"心絞痛"女聲路線,殊不知看她本人講話還滿可愛,根本是偶像型少女(第二張專輯有回復活潑開朗的少女路線)。後來看到她去演戲,很難想像一個書香氣質的鋼琴女聲,和大銀幕前的演員是同一個人(難以想像,不代表認不出來)。所以這篇專題文章,算是緬懷她過去的音樂氣質女聲回憶了(對她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推薦專輯的文章介紹連結,之後大概也不會介紹了)。
推薦專輯:2007《One Cell in the Sea》、2009《Bomb in a Birdcage》
其它推薦歌曲:Come On, Come Out (2007)、Rangers (2007)、Blow Away (2009)
《Adele》
Adele這位當今的全球流行天后,也是The Brit School的榮譽校友,讓該校被喻為明日之星製造機(因為出太多厲害的校友,包含Amy Winehouse)。2008年,Adele的第二支單曲Chasing Pavement是我認識也是開始喜歡她的第一首歌。當時這首歌從BBC Radio 1播出來時,就讓我非常喜愛。當時的Adele用她的好歌喉,以及一把吉它征服了許多樂迷(自彈自唱也好聽)。只要她的聲音從電台播出來,那一瞬間的空氣幾乎靜止,整個世界都被她的好音樂圍繞,彷佛只剩下Adeel的歌聲。而當時的Adele一路被看好,2008年榮登當年BBC新聲音BC Sound of 2008,也成為第一位全英音樂獎新設立的新聲獎項-樂評人選擇獎Critics’ Choice Award的第一個得主(註:該獎項於2020年正式更名為Rising Star Award明日之星獎)。2008年,當Adele發行首張專輯19時,勇奪英國冠軍,專輯大賣還一致好評。即使不是長相甜美的形象,身形微胖還拿著小吉它的Adele,跟同期的創作女聲非常不同。但一旦她開口唱歌,你很快就會忘記了這些”外在表象”,肺活量只能用驚天動地來形容。因為太會唱歌,她如果唱動感歌曲有點浪費。她的歌曲特別是情傷歌曲,情感穿透力特強,會讓許多有共鳴的人痛苦流淚,聽著聽著就哭了(對!我在說那首冠軍歌曲Someone Like You,很多人都被這首歌感動,喜歡到不行)。特別的是,Adele個性非常有趣,每每在電台節目連珠炮式的自嘲還搞笑(當時就很有搞笑天份),總是讓人不得不喜歡這位新聲音。誰叫她的個性及音樂實在太讓人喜歡了。
Adele 2008年的首張專輯19(依她創作時的年紀命名),由Mark Ronson製作,是一張保有完整英倫味的流行專輯。一般來說,新星的首張專輯大成功,第二張專輯有較大的機率會略遜於上一張(首張專輯光環消失)。但這個機率不適合套用在Adele身上。2011年的第二張專輯21,擴大了製作團隊,找了英美兩地知名製作人包含Paul Epworth及Ryan Tedder等加入,成為一張英美兩地都喜歡的專輯。在頂尖團隊合作下,Adele不用辛苦的一直自己寫歌,她有好團隊,加上對音樂品味有自己一套的高標準,第二張專輯21在全球大賣也是應該的。最讓人振奮的是,她在2012年橫掃54屆Grammy音樂獎,入圍六項百發百中,當晚打敗Lady Gaga及Katy Perry等歌手,一舉抱走最佳女歌手及年度最佳專輯、年度唱片等重要獎項。對英倫樂迷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意義。英國歌手Adele正式征服美國人的Grammy的音樂奬,超級令人感動。
Adele最厲害的是,妳永遠不知道她還能多厲害?雖然難以置信,但真的只有Adele能超越Adele。Adele即使還未發專輯,唱個007電影主題曲,還一連拿到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只要是她唱的歌曲,沒有不紅的。2011年,有了成功的第二張專輯21之後。相隔五年,早已晉升天后之後的Adele,2017終於發行全球期待的第三張專輯25。這次再度打破歌壇紀錄,非常可怕的創造更大的Adele旋風,全球都在”hello”。這張專輯也再度為她抱走多項Grammy音樂大獎,Adele真的是英國樂壇最大的驕傲,也是英國女聲界的經典代表。Adele是這次2000-2009年的女聲名單裡,最重要的英國女聲代表之一。依她目前的天后地位,似乎不太需要特別介紹。不過還是想強調,Adele本身就有優秀的創作實力(才會有這麼厲害的音樂品味),她不是靠唱片公司捧紅的流行天后。自2008開始正式認識她之後,她的性格仍然很有趣,對音樂的堅持及品味不變(可能自己本身的創作能力要夠優秀,才有能力去挑選及判斷想要做的音樂,不用靠唱片公司的安排)。總之,當年拿著吉它彈唱,拼命跑通告的胖胖Adele早已不復見,誰能想到她幾年後會紅成這樣。但無論如何,Adele的音樂還是陪我們度過了十多年。她現在即使不再唱歌,不出唱片也有花不了的錢,夠她過下輩子。所以我們要擔心的反而是,如果她那天突然覺得老娘賺夠了,孩子也大了,決定封麥,那才是世界末日吧。
推薦專輯:2008《19》、2011《21》、2017《25》
其它推薦歌曲:Hometown Glory (2007)、Rolling in the Deep (2010)、Someone like You (2011)、Set Fire To The Rain (2011)、Skyfall (2012)、Hello (2015)、When We Were Young (2016)、Water Under the Bridge (2016)
《Lady Gaga》
Lady Gaga這位同樣也晉升全球流行天后級的創作女聲,即使已貴為無人不知的天后,還是要把她放入2000s末期的創作女聲名單。Gaga自2008年的首支單曲Just Dance開始就走紅了,有趣的是,當時正在聽英倫樂的我,乍聽這首歌就愛上了。它讓好久沒有接觸美國流行音樂歌手的我,再次對美國創作歌手燃起熱情。在開始注意到Gaga之前,她在美國已經出道,評價正負兩極。有些人覺得她在模仿Gwen Stefani,有些人覺得她唱歌太像Christina Aguilera,讓人無法注意到她本身的特色。該慶幸的是,個人當時沒有去注意她模仿誰,只是單純聽到歌曲發現很棒,再聽聽她其它的作品,對她的音樂驚為天人!!!!每每看到她自彈自唱的演出,總是讓想一看再看,不得不讚嘆她的創作及表演實力。而GAGA即使出道曾被說是模仿,但首張專輯The Fame實在太優秀太好聽,寫的太棒了。該張專輯靠著歌迷們口耳相傳, 一路爬上了Billboard 亞軍。這對一個沒有什麼背景,也不是找一堆大咖製作人捧高高的新人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震撼,不可思議的排行榜成績。
Lady Gaga走紅之後,之前批評的人似乎發現跌破眼鏡,好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吹捧你,然後就開始有一群人出現,開始反你酸你。是說Gaga當時的打扮很浮誇沒錯,不過她每次講出來的道理卻非常有條理,且很勵志。如果說Lily Allen是myspace走紅的代表,Gaga可能是FACEBOOK大爆紅的領袖人物。因為FACEBOOK的粉絲團功能開始不久,Gaga的超人氣在短短期間獲得了好幾億的粉絲,幾乎可以成立一個國家了。想想一個音樂人發個文,說句話,有上億粉絲在追隨觀看,這是不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雖然現在的FB演算法,大概很難造就這樣的盛世)。所以說她是FB光榮時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也不為過。GAGA的首張專輯當年也獲得了Grammy的舞曲類獎項。如果你以為Gaga首張專輯走紅只是運氣,第二張專輯更上一層就是真實力。2011年第二張專輯Born This Way,把GAGA當時的事業推向最高點。該張專輯創造了多首琅琅上口的歌曲,包含經典歌曲Bad Romance的gaga ooh lala (還要帶動作更有feel)。大人小孩,大街小巷,打開電視或上網都可以聽到Gaga的名字,或是另一首歌曲Judas被Kuso成"採紅菱"版本,都為專輯帶動了話題。
Lady Gaga的音樂雖然是以自己的經歷為主,但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寫出的歌曲卻很快獲得共鳴。特別是LGBTQ族群,GAGA常常激勵大家要勇敢,不要害怕表達自己,勇敢做真實的自己。在當時,這對LGBTQ族群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支持,也因此她獲得了許多LGBTQ的死忠粉絲。但個人非常欣賞Gaga的地方,不只是她的音樂,還有Gaga內心強大的意志力。身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全球天后,紅透半遍天之後,關鍵的第三張專輯ARTPOP成績不如預期,還被看衰,Gaga因此陷入低潮。但她卻很快就重整旗鼓,重新再戰。不管是跑去演戲拿到金球獎,或是暫離流行樂壇,以Jazz樂拿到Gramym獎。最後再度登上音樂和戲劇的新高峰。相信只要有才華,你永遠都可以東山再起,Gaga就是最好的例子。
推薦專輯:2008《The Fame》、2009《The Fame : Monster》、2011《Born This Way》、2013《ARTPOP》、2016 《Joanne》、2020《Chromatica》
其它推薦歌曲:Poker Face (2008)、Bad Romance (2009)、Telephone (2010) 、Born This Way (2011)、Judas (2011)、The Edge of Glory (2011)、G.U.Y. (2013)、Perfect Illusion (2016)、Million Reasons (2016) 、The Cure (2017)、Shallow (2018)、Stupid Love (2020)
《Ladyhawke》
Ladyhawke這位紐西蘭創作女聲,2008年出道時以一首Paris is Burning深得我的喜愛。2000中期那個Synth-Pop正要席捲全球樂壇的時期,Ladyhawke也是主打這個路線。紐西蘭當時對流行樂壇真的是較陌生的地方(打進排行榜裡的紐西蘭音樂人少之又少),流行樂迷對這裡出產的的奇異果女聲更是陌生(2013年的Lorde真的為紐西蘭爭光不少)。而Ladyhawke(本名Pip Brown)也是位音樂才女,特別是優秀的樂手。受到父母的影響,她擅長多種樂器,基本的吉它/打鼓/鍵盤以及合成器彈奏通通難不倒她,也曾擔任搖滾樂團主奏吉它手。然後就寫歌創作出唱片了,這首現在不太適合當歌名的Paris is Burning,當時可是電台熱播曲。想到當時為了找她的資料,花了不少時間只為了好好認識這位個性女聲。 相較於現在的Synth-pop太依賴鼓機及電腦,Ladyhawke的Synth-pop就比較真實一點。畢竟她是多樂器的樂手,很多樂器及音效要自己來啊。
Ladyhawke喜愛80年代的合成器迷幻色彩以及復古元素,當時的音樂和視覺都令人喜愛。本身是藝術家也有很多藝術家朋友,所以她的音樂相關工作有些是由朋友完成的(例如唱片封面及MV拍攝等)。對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小時候就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有社交及溝通障礙。但卻因此讓她從小只聽音樂,完全沉浸在母親(歌手)收藏的音樂庫裡,培養出自己的音樂品味。某方面來說,這也造就了她的音樂實力。當時寫的歌曲都很好聽,Ladyhawke整個人也酷酷的很有魅力。總之,Ladyhawke目前(2021.1月底)僅有三張專輯,作品量不多。但個人還是最推崇第一張專輯。而這位酷酷女聲也是LGBTQ一員,2015年和同鄉的女演員兼導演Madeleine Sami結婚了,兩人在2017迎來第一個小孩。之後就比較Follow她,畢竟這樂風在樂壇已經氾濫了。但喜歡Synth-pop復古搖滾風格的樂迷,推薦可以聽聽Ladyhawke(這藝名太通俗,建議搜尋Pip Brown比較快喔)。另外,喜歡紐西蘭Lorde的朋友,千萬不要以為Ladyhawke就跟Lorde的音樂一樣(都是奇異果,口味也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
推薦專輯:2008《Ladyhawke》、2012《Anxiety》
其它推薦歌曲:Dust Till Dawn (2008)、Back of The Van (2008)、My Delirium (2008)、Magic (2008)、Black White & Blue (2012)、Sunday Drive (2012)、A Love Song (2016)
《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好像不用多介紹,她現在仍然活躍在樂壇,而且奠定了天后地位。這位天后自2006出道,但真正讓她大紅的是2008年的第二張專輯Fearless。該張專輯全球大賣千萬張,也是她第一張冠軍專輯,多支歌曲琅琅上口。不管你是不是Taylor迷,這張是絕對要聽的”入門專輯”。Taylor Swift剛出道時一頭捲髮,唱著鄉村風格的歌曲(長的也沒有特好看,可能是造型害到她)。但隨著第二張專輯躍升排行榜殺手之後,我們看到了小天后更多的音樂實力,之後的每張專輯都有非常好的成績(特別喜愛Red跟1989專輯)。另外,她的音樂獎項(包含GRAMMY及全美音樂獎)幾乎拿不停,合計她至少手上有10座Grammy。這些年,小天后也長大了,愈來愈美,八卦緋聞也快蓋過原本應該被注意的重點:音樂才華。
Taylor Swift一直有著札實的創作及彈奏能力(擅長吉它及鋼琴),寫詞也是很厲害的(她也可以把歷任男友都寫進歌裡)。但即使大家喜歡用她的歌詞來作文章,也不可忽視她的作曲能力。因為她是真的很會寫歌的。即使到現在,好像也沒有爛歌。而且歌曲還是一樣琅琅上口,流行十足。另外,Taylor Swift在圈裡也有眾多好友們,之前時常可以看到她分享朋友的照片,同時也有著公益形象,照顧需要的歌迷。當然人紅是非多,經常中箭也很正常。但八卦就是八卦,沒有人知道那些傳聞是否為真。但跟Katy Perry的不合應該是真的,看到兩人近年來已經合好也是滿感動的。兩位就不要鬥了,好好的合作吧。總之,Taylor Swift在2000s這波女聲裡,就跟Avril Lavigne、Lady Gaga、Adele等天后一樣不會被忘記。
推薦專輯:2008《Fearless》、2010《Speak Now》、2012《Red》、2014《1989》、2019《Lover》
其它推薦歌曲:You Belong With Me (2009)、I Knew You Were Trouble (2012) 、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2012)、Shake It Off (2014)、Blank Space (2014) 、Bad Blood (2015)、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2017)、Lover (2019) 、Cardigan (2020)
《Little Boots》
Little Boots (本名Victoria Hesketh)這位英國創作女聲,也是另一位BBC新星冠軍(BBC Sound of 2009)。2009年是Synth-Pop最被看好的一年,當年她登上BBC新星冠軍時,還被稱為Synth-Pop的明日之星以及QUEEN。而她會被看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現在大家覺得Bedroom Pop的歌手很多,似乎沒什麼。但當時Little Boots未入選BBC新星榜單之前,她在臥室使用Yamaha觸控型電子編曲機Tenori-on演唱自己的歌曲Meddle(連結),引起廣大迴響。當時也是被那支厲害的影片吸引,進而發現她的YouTube頻道多彩多姿。她其實常常在自己房間創作或翻唱歌曲,然後放上YouTube。某方面來說,她也是YouTube出道的新星代表之一。
Little Boots代表的是Synth-Pop即將主宰流行樂壇(後來確實也是如此,大量的電子合成流行樂進入排行榜)。她在2009年發行首張專輯Hands,該張專輯非常好聽,直到現在也很喜愛。但那也是Little Boots在主流樂界最佳的成績,後來的成績就差強人意了。不過後來的幾年,BBC新星的影響力逐漸變小,也不再像當時那麼吃香就是了。Little Boots殞落的太快,還曾被點名是被高估的新星(表現未如預期,僅有一張Top 5的首張專輯)。可是相信喜歡小靴靴的人一定會明白,小靴靴的音樂魅力啊。這也是後來逐漸回去DJ界的Little Boots,在首張專輯Hands發行的10年後,決定推出首張專輯的10週年紀念版。而且還用募資方式推出不同的包裝及限定方案,讓現在還記得她的歌迷們收藏,真的很有心(對!本人也收藏黑膠紀念版,真的非常開心)。然後在那一波Hands發行10週年紀念時,意外發現原來台灣很多人還記得Little Boots (淚)。
總之,Little Boots算是2000s的後期女聲裡,屬於雷聲大雨點小的創作女聲(可能還有一點運氣不太好)。但幸好,Little Boots現在也是小有名氣的女DJ,不至於退出樂壇,還是持續發行作品。只是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排行榜流行專輯,是屬於電子音樂領域的作品。
推薦專輯:2009《Hands》、2013 《Nocturnes》
其它推薦歌曲:New in Town (2009)、Remedy (2009)、Meddle (2008)、Earthquake (2009)、Shake (2011)、Every Night I Say a Prayer (2012)、Headphones (2012)、Better In The Morning (2015)、Eros (2018)
《Santogold》
Santogold 這位美國創作女聲,是英國BBC Sound of 2008的Top 10新星之一(當年的新星榜首是Adele),所以兩人曾在同一個榜單。當年的新星榜單也非常精彩,每一位新人的音樂都讓人驚豔,Santogold 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創作才華從擔任唱片公司專屬創作人就可以知道,而她也是從幕後走到幕前的音樂創作人。在入選BBC Sound of 2008的時候,她曾說過要用音樂打破黑人白人的音樂刻板印象。例如黑人為什麼只能唱R&B,也可以唱搖滾(因她曾擔任過PUNK樂團的主唱)之類的。
Santogold 的首張專輯在2008年發行時,當年也是個人很喜歡的年度專輯。不僅僅是她的唱腔和Gwen有點類似,而是專輯真的不像黑人歌手的作品,包含了許多主流的樂風(當然也包含R&B)。現在來看製作名單,竟然還出現Diplo(現在已不可同日而語)。Santogold 後來改名Santogold之後,在2011年才等到第二張專輯,但等待非常值得,該張專輯找了Yeah Yeah Yeahs的兩位靈魂人物:女主唱 Karen O以及Nick Zimmer,另外製作人名單也很豐富,其中還包含Greg Kurstin,成績當然超越首張專輯(同名專輯)Santogold 。但相隔太久,後來沒有再follow。所以只能先介紹到這裡了,SORRY。
推薦專輯:2008《Santogold》
其它推薦歌曲:Lights Out (2008)、You’ll Find A Way (2008)、Go! (2012)、Disparate Youth (2012)
《VV Brown》
VV Brown這個名字曾短暫的出現在當年喜愛的女聲名單裡,同時她也是2009年的英國新聲音BBC Sound of 2009的Longlist長名單新星之一。只能怪當年的BBC 新星榜單太強了(Little Boots 、Florence and The Machine、La Roux以及Lady Gaga等)。再加上新星樂團Empire of the Sun和The Temper Trap 等,相較之下,VV Brown要出線就很不容易。所幸當年的新女聲都有在注意,而且VV Brown是裡面唯一的黑人女聲,加上一樣有著嗆辣風格,還是會注意她的。當年VV Brown有些歌曲也很好聽,首張專輯Travelling like the Light即使只有勉強打進Top 40。但該張專輯其實很好聽,所以多年後也不曾忘記這位女聲。更別說她的藝名VV Brown很特別,看過就不會忘記。所以這次也要把它列入名單裡,小小的寫出來讓大家不要忘記她。
推薦專輯:2009《Travelling Like the Light 》
其它推薦歌曲:Shark In The Water (2009)、Crying Blood (2009)
《Nerina Pallot》
Nerina Pallot這位英國創作女聲,2006年因為聽到這首Sophia認識她。這首僅以簡單鋼琴伴奏,近乎清唱的歌曲讓人一聽就愛上。Nerina Plallot這首歌展現了優秀的詞曲創作力,不僅歌曲受到熱烈歡迎,電台熱播,它也因此入圍英國詞曲創作獎項:Ivor Novello Award-最佳創作歌曲的獎項(可惜未得獎)。當時這首歌也是當年度最喜歡的歌曲之一,不只歌曲,該張專輯Fires也非常好聽,而且還是由Nerina Pallot全創作的專輯。它成功開啟了Nerina Pallo的音樂事業,打進了流行市場。現在也是她的代表作。不過後來的專輯因為沒有再繼續Follow,大概也只能介紹到這了。(喜歡這首歌的朋友,請到串流點選”無加工”過的專輯版本)。
推薦專輯:2006《Fires》
其它推薦歌曲:Everybody’s Gone to War (2006)、Idaho (2006)
《Ida Maria》
Ida Maria也是這次名單裡差點被遺忘的一位,整理到最後才決定把她放進來。因為如果沒有把她加進來,這輩子要再介紹她可能沒機會了。而Ida Maria最紅的就是這首歌,大概也是唯一一首。不過它偶而會出現在電視或電影時,畢竟在當年這首歌也是很紅的。Ida Maria這位來自挪威的搖滾女聲,出道時的超自信態度,讓人對北歐清新音樂的印象完全抹滅。當時聽到她在北歐的瘋狂,也是有點嚇到。但也因此對北歐的音樂人又多了一層認識。這也是後來當你認識其它北歐女聲,如Tove Lo、ALMA、MØ等女聲之後,對於她們形容玩樂的瘋狂也不會太驚訝了。總之,Ida Maria也是屬於創作型女聲,還曾入選英國BBC Sound of 2008的長初選名單Longlist。但自2008年的首張專輯Fortress Round My Heart之後,就沒有再follow她。所以又是一位到此為止的女聲了。
推薦專輯:2008《Fortress Round My Heart》
其它推薦歌曲:Queen of The World (2007)、 Oh My God (2007)
以上就是憑記憶整理出來的2000s創作女聲。雖然2000~2009看似離我們沒有很遠。但當你看到2020之後的創作女聲一個一個冒出來之後,發現那些曾經很喜歡或喜歡了超過10年的女聲,竟然出道那麼久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堅持10年以上,持續在流行樂壇努力的女聲們,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所以如果你是近10年才接觸創作女聲,或是想知道曾經有那些優秀女聲被你錯過了。那麼這篇簡略整理的2000s創作女聲推薦文章,可以找時間好好閱讀一下。以上文章若有誤,也請歡迎指正,謝謝。
※圖:Getty Images、 Last FM、YouTube